剖腹產後症候群—任脈截斷症
這是「穴壓與拔罐學會」十數年來臨床研究歸納驗證所得的一個全新的疾病診斷:「任脈截斷症」。本症包含許多症狀,研究的結果顯示,係由病患十數年前的剖腹產後衍生而來,所以又稱「剖腹產後症候群」,解釋了許多看似個別存在卻是陸續關聯性發生的症狀。在沒有去除病因和治療前,各病症非但經久無法得到醫治,且越來越複雜牽涉更多臟腑器官的運作,造成病患各種身心痛苦以及更多不解的症狀。當給予「任脈」重建成功後,所有症狀不但得到解除,最重要的是找出這一群症狀的病因,建立診斷醫治方法,然後可以預防避免之。
治療研究經過與發現
在十數年間,臨床上共治療了數十位類似的病患,研究總結歸納驗證發現,這許多症狀都是因為過去在剖腹產手術時,手術創口將人體前縱行的任脈,在下腹部處給截斷。人體的「氣」在「任脈」中,不能順利地自口部至「會陰」運行往體外排出,廢棄的「氣」蓄積體內,逐漸膨脹,往上壓迫腹部再擴張到胸部、腦部,自然就有諸多相關的症狀出現。故研究結果得出一個全新的疾病診斷:「任脈截斷症」或稱「剖腹產後症候群」。
綜合症狀
患「任脈截斷症」的病患,其患有症狀和特徵包括以下各項:
- 一般發生在40到50歲的婦人,於就診之前曾經接受過一次以上的剖腹產手術。手術發生的時間可以久遠至10年到20年,這是絕對必要的條件。
- 病患於手術後,其體重逐漸持續劇增,比懷孕前可以增加超過10~20公斤,無法控制,各種減肥方法均無效,即使節食或運動均不能阻止體重的上升。一般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:不吃飯,就是呼吸空氣都會發胖。
- 體型肥胖遍及身體各部位,看似全身腫脹,但是以軀幹為嚴重,尤其是上、下腹部正面部位更為明顯,經久之後逐漸往上身前胸口腫脹,壓迫心肺運作。
- 全身浮腫、皮膚及皮下組織鬆弛、脂肪層增厚,幾乎難以觸及肌肉組織的存在。
- 經常性腹悶、腹脹、打嗝、消化不良、胃痛和便秘;有食物持續滯留在胃中,不得下行的感覺。另外食欲減退,有胃食道逆流,口腔酸味的現象。
- 經常感覺胃部往上頂,致心肺活動不順暢,呼吸短促,常常需要用力深呼吸來緩解胸口的不適。
- 行走時會喘、呼吸困難,嚴重時寸步難行,無法走遠路或爬樓梯。
- 經常性胸悶、胸口有壓迫感、喘不過氣,心臟跳動無力、心率不規則,體力逐漸虛弱,容易疲勞。
- 經常頭痛,失眠,脾氣暴躁,易怒。
症狀發生順序
並非每一個病患都有以上所有的症狀,但是絕對包含一半以上。各症狀出現的順序也各不相同。在長久時間下,症狀的種類和嚴重度都會陸續增加。但是首先的現象是逐漸肥胖,先期不以為意,明顯增胖產生症狀後才會警覺,但是病患任由如何努力,功效不大。
過去治療
除原先的系統性或慢性疾病,病患為以上各種症狀,幾乎都曾看過許多科別的醫師,服用許多藥物,但是效果不佳,生活品質低下,全身體檢時,也查不出所以然,通常就以為是自己各器官發生功能失常或老化的問題。
穴壓與拔罐治療
由於看似不關聯的症狀複雜繁多,首先以為是病患的多種毛病,依照穴壓治療法,在探察時採用「穴道偵測」和「氣場感應」,來找出根本的致病原因。診斷治療是分二種方式:1. 個別症狀去除法;和 2. 因果症狀排除法,診斷和治療同時進行,先快速解除個別症狀,再觀察症狀之間的因果關聯,如此可以尋找出原始的肇因。
「任脈截斷症」的治療與臨床上的應用
根據研究驗證結果,便在臨床上充分應用。對凡是過去曾有剖腹產手術的婦女,先排除或先給予治療「任脈截斷症」。治療方法就是重建「任脈」。「任脈」重建後,「氣」的運行通暢,不再蓄積體內得以往外排除,廢氣膨脹消失,各症狀就沒有壓迫,得以順利進行治療。
臨床上應用的經驗顯示,「任脈截斷症」並不侷限於有剖腹產手術的婦女,男性在腹部有類似的手術創口者,也會有相同的症候群。而曾在下腹部任脈處作截斷手術者,也並非一定會產生這些症候群,其可能的原因有二:1 任脈自動修復;或 2 症狀較輕微,可以忍受。所以個人的體質、耐受度和修護能力對「任脈截斷症」有高度的影響。
預防保健建議
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腹部正中可能截斷任脈的手術,若一定要接受手術,術後注意身體的變化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以免影響健康。
致病機制圖示解說
圖一:任脈
圖中紅線表示正常氣的運行
圖二:致病機制
圖中粉色橫線表示手術創口截斷任脈
灰黑上行逐漸增大的箭頭表示濁氣蓄積造成肥胖壓迫內臟器官
圖三:手術創口
圖四:重建任脈
Ref:
發佈留言